前些日子,在常州图书馆借了一本《傅雷家书》。此书可谓久闻其大名,却一直未能读耳。这次读来,书里面总是能看到一位博学多识的父亲在那殷殷教导,让人洋溢在一股浓浓的父爱之中,好似自己便也是那傅聪一样,在那静静地聆听父亲的音语。
看着傅雷的教导,就让人不由地对比起自己父母小时的教育。
父亲也算是学识渊博之人了,在诗词古文方面,可以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榜样。当时年逾不惑的他,还能通篇背诵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曾写过的诗集也有几大本。这使得我幼小的心灵中,除了钦佩,也对这美妙的古文诗词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此后在古文的学习中,才能较好地吸收到中国古代那璀璨的文明和卓越的思想。如今的我,也还能通篇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他的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秦论》、《出师表》、《少年中国说》、《爱莲说》等多篇重点章节还是记忆得比较深刻的。父亲除诗词古文外,数学物理亦为其所长。初中开始,每每遇到难题,便求教之。从其之分析中,看到了数学物理之美;从其分析时之表情中,发现了学习数学物理之乐。于是乎,数学、物理两项也便成了我之长项。数学其时分代数、几何,彼几何更强,余亦是。且因种种原因,对吾不甚严厉,成败淡定,反致使余成长之独立,无压迫而感学习之快乐。
母亲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也是老三届的高中生。对于文采数理等,虽不自通,却甚是向往,自己更是买了很多书、读了不少。当然,真正记住多少,读通多少,我们便不得而知了,呵呵。回想起来,母亲当时对我的教育还是很有一套的,虽然她常对人说,并不管我,其实我知道,在我身上,她是花了很大的心血和心思的。小学2年级开始,就让我一个人乘公交车上学,中间要倒2趟车。当时我才6周岁,她确实是很有胆量的,呵呵。中午吃饭是在妈妈单位食堂吃的,有时妈妈出差了,就自己到食堂打饭,自己大约也就和打饭窗口差不多高吧,呵呵。到现在,还记忆着1角1个的小肉圆,还有5角一份的龙松豆腐,好香啊,可是要5角一份,所以好像没舍得吃过,呵呵。 有一次晚上放学,从公交车站下车回家,因为书包背带断了,书包又太重,就拖在地上拖回家。妈妈刚好出差回来,车子路过看见了,可是既没有打招呼,也没有停下,而是让我自己把书包弄回去。上述的这些,固然听来有些艰苦,尤其是对于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可是,我妈当时的状况,也不得不做如此的安排。所以,狮子精神式的教育,也是当时环境所决定的。没有哪个妈妈肯让自己的孩子受苦,没有哪个妈妈愿意让孩子这么小就要学会独立。形势使然耳。
狮子精神式的教育,有没有摧残掉我幼小的身躯?让我的童年饱受痛苦和折磨?没有,都没有。我完全没有感受到痛苦、折磨和不幸。除了内心深处,有时有股淡淡的孤独、淡淡的忧愁,其他也没什么。而这种忧郁,反而会形成一种气质。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就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都是从小要历经辛苦,才能磨砺出坚韧的品性。当我在学校学到这篇古文时,我就在想,我多少也有点生于忧患了,但是还不够,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我成长,让我强大,让我具备非凡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其实,我心里知道,跟铁木真、朱元璋、努尔哈赤他们比,这种成长经历根本不值一提。但是,这些已经可以帮助我远离溺爱的漩涡,避免成为骄纵、脆弱的人。所有的风雨,我都甘之若饴。
想到未来孩子的教育,自己是否能做好,心里还是有很多忐忑。怕自己的错误,影响了孩子很多优秀品质的成长。不过,既然前面的长辈们都做得不错,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理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妈妈的严爱、爸爸的身教、傅雷先生的博学多识,都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成功的爸爸!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