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心灵红旗

  • 去除卫生间异味的方法

     

    卫生间出现异味,问题症结常见为三种:

    1、地漏

    1)地漏中用于水封的水干了或者旁边有漏,加水或重新封好漏处。

    2)如果非上述原因,更换防臭地漏。

    3)分解或遮盖异味。放一叠醋或融入肥皂的热水,可以中和空气中的氨水味;空气清新剂等。

     

    2、洗手池

    一看排水管道是否设有弯管,用来水封异味上窜。二看管道是否有漏,用玻璃胶封住漏处。

     

    3、抽水马桶

    一看桶内水量是否足够,二看管道是否有漏。

     

  • 《寒战1-2》观后感

     

    李文彬

    一线出来的,实战经验丰富,破案人脉广泛,其自称前警务处长都羡慕他的人脉,这是他骄傲的资本。对不能扶正,内心是有不甘的。特别是文职出身的刘杰辉,在他看来,是没有自己够格上位的。这些都很正常。

    但剧中我们也发现,李本身是有一些问题的:其一,保安局长提供的资料暗示,李是存在问题的;其二,李参与洗白一些人员身份;其三,寒战1结局时,李对儿子的行为有疑点。

    当诱供出儿子组织策划了行动后,我们换位思考,作为父亲,你会怎么办?把枪给他,让他多一条意图袭警、杀人灭口的罪行,并且肯定未遂,还要被狙击手打一枪,如果不巧打死了怎么办?而这么做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要对儿子死心,从而大义灭亲。这个在情理上是说不通的。

    另外,我们要区别李文彬和蔡元祺:一来李刚刚才参与进蔡的核心圈,二来李事后才知蔡召回了当年洗白人员,
    三来李和儿子分别时,密嘱其要远离蔡这些人,四来蔡要先拉拢李的儿子,进而来拉拢李。这些都侧面说明了,当年洗白的事,李只是一个参与者,并且,李对蔡是有所保留的。

     

    劫持冲锋车的动机存疑

    1)片中说,动机是为了排掉刘,让李做处长。如果只有寒战1,勉强还是说得通的,但有了寒战2,就说不通了。我们换位思考,身为意图竞选特首的律政司长黎永廉,控制了警队信息系统这个秘密武器,他会冒着暴露这张王牌的风险,只是去争一个警务处长乃至保安局长吗?附:香港政府组织结构图

    2)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原本刘李相争,大家都没有可胜之处。现在李家俊劫持冲锋车,先将自己处于犯法的位置,给了对方能够彻底击溃自己的弱点。这么高的智商,这么多的资源,就想不出一个安全些的计划?

     

    其他

    寒战1:还只是警匪片

    寒战2:牵扯到了政治

     

    宣扬精神:法治,而不是人治

    宣扬理想:香港——亚洲最安全城市

     

    批评对象:阴谋诡计的政治家及其警队爪牙

    赞扬对象:坚持法治精神的警队精英

     

    非常时期使用非常手段

    蔡元祺:启用当年保下的“死士”;

    刘杰辉:召用警队系统外廉政公署的精英;

     

    剧情猜测:一定还有寒战3,很多人物还没有交代。比如:黎永廉圈子里的人。

     

    客串大佬:1刘德华 2周润发

     

  • 婴幼儿夜间哭闹原因及对策

     

    通过对自家孩子的观察,总结婴幼儿夜间哭闹原因及对策如下:

     

    原因:穿尿不湿后嫌热。

    对策:

    1)夜间弃用尿不湿,改用自制尿布或用垫子垫在身下;

    2)让孩子不觉得热,适当降低房间温度,或增加通风量(蚊帐更不通风)。

     

    原因:热。

    对策:

    1)大人不要以自己的感受来判断孩子的感受,如自己觉得冷,可单独盖厚棉被;

    2)孩子冷热,可触摸孩子的头发和颈部,以及腿部和膝盖,如头发热腾腾有汗、颈部发粘有汗,则孩子觉得热,要主动扇风直至干爽有一点凉,不要等到孩子热到醒来哭闹才行动,如腿部和膝盖凉,可视室温,盖一毛巾、毛巾被或被子,主要盖住膝盖至大腿即可,脚除冬天,均可放在外面透气,腹部除夏天,视室温,须盖一毛巾、毛巾被或被子,主要要盖住肚脐附近,任何季节,头、颈及手掌,均需放在外面透气。

     

    原因:蚊虫叮痒。

    对策:

    1)入睡前,清理蚊帐及房间中蚊虫;

    2)自制防蚊液,喷洒蚊帐、纱窗及门帘;

    3)卫生间及其它水源,滴2-3滴风油精在水面,以隔绝蚊子排卵;

    4)清凉油等放置床头,夜间如痒,立刻可涂。

     

    原因:神经抽搐,不稳定

    对策:

    1)平时注意保护孩子情绪,经常激化情绪,会使得神经系统缺乏稳定性;

    2)平时孩子睡眠时,不要打扰,这也不利神经系统稳定,尽量让其自然醒来;

    3)夜间因此哭闹时,家长千万不要抱怨、批评和不耐烦,要给孩子温暖的怀抱,轻拍孩子背部,温语轻唱睡眠曲,用无限的爱来抚慰她的神经,要知道,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多久了,很快她就会学会单飞,到那个时候,你就是想抱她爱抚她,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原因:食物不消化,肚涨或不舒服

    分析:夜间睡前吃食,不易消化,使肠胃不舒服,影响睡眠。

    对策:

    1)晚饭以孩子喜欢的面食为主食,特别要放弃最没有营养的泡饭;

    2)晚上8点后,不进食主食,如饿,可喝奶,不要因为担心尿床,就不让喝奶。

     

    原因:饿了要喝奶。

    对策:立刻冲奶,送到嘴边,任何拖延和拒绝,都是在激化孩子情绪,实在觉得喝得太多,可以少冲些,或少放奶多加水。

     

    原因:”捉”阴天

    分析:因白天日照不够,导致钙吸收不够,从而引起的夜间缺钙反应。

    对策:

    1)阴天白天更要多喝奶或补充钙质;

    2)夜间睡前再喝奶。

     

    原因:缺钙及生长痛

    分析:夜间睡眠身体在生长,如营养素不够,身体会产生疼痛感,即:生长痛。

    对策:

    1)食物结构要营养均衡(4岁以上可选用儿蛋+多宝熊进行补充);

    2)富含钙的食物要注意多吃,如:牛奶、虾皮等(也可选用儿钙补充)。

     

    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很大。因此,每一个宝宝的情况,都需要各自的爸爸妈妈总结原因,制定对策。

     

  • 如何控制体重?

     

    1、体重指标BMI

    BMI=体重kg÷(身高m * 身高m)

    eg. 70kg÷(1.75×1.75)=22.86

    成人的BMI数值: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3.9

    过重:24-27.9

    肥胖:高于28

    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2、体重增加的基本原理

    1)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特别是前两者;

    2)当吃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能量就会储存在体内;

    3)70kg的男性,体内只能储存400g碳水化合物,其余均以脂肪形式储存;

    4)多吃4000千卡能量=500g脂肪。

     

    3、控制体重的对策

    1)少吃,并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2)食物的热量要低,如:蔬菜水果类;

    3)增加能量消耗,如:有氧运动。

     

    4、其他

    1)1g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提供4千卡能量,1g脂肪提供9千卡能量;

    2)有的人吃很多也不长胖,要么是因为基本代谢率BMR高,要么是因为肠胃吸收障碍。

     

  • 《湄公河大案》观后感

     

    1、黄赌毒,对警察来说,最危险的估计就是毒了。

    毒贩更有钱。

    有钱人脉就广。消息灵通,反应灵敏,使你难抓,弄得不好,还要把自己给搭进去。

    有钱装备就好。枪支器械,完整齐备,非特战武警,难以抓捕,搞不好自己就挂了。

    有钱队伍就精。容易招到好身手的成员,作战素质不是小喽喽能够比拟的。

     

    2、破案成本也蛮高的。

    专案组人员216人,还不算外围涉及的。住宿都在酒店式环境以及各种交通成本。

    更重要的,是警察的伤亡成本。这样一个大案破下来,多少好警察永远的离开了。

     

    3、警察部门的内审还是很厉害的。

    无论是支队长高野,还是省缉毒局的关局,只要涉案有疑点,就被隔离审查了。

     

  • 蛋白质

     

    1、蛋白质有多重要?

    1)构建人体。

    人体组成比例图

    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大部分都是水,把水去掉。接着把皮下、腹部等部位的脂肪去掉。再把骨骼及所含的矿物质去掉。剩下的皮肤、肌肉、头发等等,几乎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要靠蛋白质来组成。

    2)修复组织。

    除了组成人体,当身体正常代谢或出现损伤,也是靠蛋白质来进行修复。

    3)构成其他重要物质。

    血红蛋白、酶、抗体、白蛋白和部分激素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而缺乏血红蛋白,就会贫血。缺乏酶,则体内生化反应迟滞。缺乏抗体,则免疫力下降。缺乏白蛋白,则体内产生的废水无法代谢出来,从而形成水肿。缺乏激素,很多内分泌功能就会被阻碍。

     

    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重组过程

    通俗地理解,就是人吃了猪肉,把猪肉消化分解,然后长成人的肉。食物中的蛋白质,通过消化分解,变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再经过小肠吸收,进入肝脏,最后肝脏将这些氨基酸,重新组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

     

    3、人体需要哪些氨基酸?

    氨基酸有很多种,人体需要其中的22种。这22种中,其中的14种,又可以由其余8种在人体自行合成(儿童需要9种)。因此,有8种氨基酸,人体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4、蛋白质怎么吃才好?

    1)鸡蛋。但多吃,胆固醇又太高。每天吃1个最佳,补充6g蛋白质。

    2)牛奶。个人认为的最佳食物。如果能够结合脱脂牛奶一起喝,就可以不担心喝奶带来的过多脂肪。如果食物中再注意补充铁,则几乎所有的营养素都有了。

    3)谷物加豆类。这两种食物,都提供不全8种必需的氨基酸,但是,当这两种食物放在一起时,就OK了。而且,不会带来脂肪问题,价格也便宜。eg.绿豆粥、八宝粥等。

    4)肉类。富含蛋白质,而且美味。缺点是脂肪高。因此,适量的吃,还是不错的。

     

  • 脂肪

     

    1、脂肪是否一定要吃?一定要吃。

    脂肪的作用:

    1)提供能量,如:户外常带巧克力棒,很小块就能提供大量能量;

    2)存储能量并能保温,古人云:秋日养膘;

    3)运送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这个很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脂肪,这些维生素很难吸收利用,而这些维生素的作用以后会谈到。

    4)还有其他许多功能,如:和磷结合形成磷脂,是神经和脑组织所必需的成分,等等。

    因此,不能因为摄入脂肪会长胖,就不吃。事实上,如果能量保持均衡,肉也长不起来;如果能量不能保持均衡,就是多吃饭,也会长肉的。关键是,如果不吃,脂肪所起的很多功能,不是吃其它东西能够代替的。

     

    2、哪些食物里有脂肪呢?大多数都有。

    除了我们熟知的肉类、蛋类、奶油等,还有我们炒菜吃的油(无论是菜油、豆油、色拉油、橄榄油等),还有坚果类(比如:花生、杏仁、葵花子、榛子等),这些都富含脂肪。其实除了大多数的蔬菜和水果,其他的食物中大多都含有脂肪,因此,我们摄入脂肪的途径很多,并不是不吃肉,就没有摄入脂肪了。

     

    3、那每天需要吃多少脂肪呢?不确定。

    这是一个动态平衡。需求量要和消耗量平衡。食物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定,不能武断地确定要少摄入脂肪。

     

    4、炒菜用的油怎么保存?密闭、阴凉、室温。

    油脂和氧气接触后,在酶、细菌、光线和热能的催化作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进而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并产生有害物质。因此,油要密闭、阴凉保存。低温时,过氧化氢会在油中产生,它会破坏油脂中的维生素,但是,如果在室温下,过氧化氢容易转变为其他无害物质。因此,油要室温保存。

     

    5、瘦肉是不是没什么脂肪?有的,还要看是什么动物以及肉所在部位。

    猪瘦肉也富含脂肪,大约20%左右。排骨的脂肪就高于里脊。兔肉的脂肪含量很低。因此,不能因为是瘦肉,就放开了吃。

     

  • 《妈妈膝盖上的学校》读书笔记

     

    1、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1)妈妈的怀抱能够让孩子内心平静,充满自信,并且能够给予他们生存的勇气,这些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让孩子在妈妈的怀抱中感受妈妈的味道,聆听妈妈的声音,和孩子互相对视,玩一些肢体游戏,还要尽量多地挖掘孩子的优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孩子偶尔撒娇时一定要抱抱她,对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要饱含妈妈的爱。

    2)“近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说过,妈妈的膝盖就是孩子最好的学校。6岁之前的孩子,需要在妈妈的怀抱中感受爱,需要坐在妈妈的膝盖上听妈妈讲故事,看周围的世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过,1-2岁的孩子,在同妈妈的关系中,学到对他人的信赖。(这个我们没有做好,小朋友怀疑心太重,可能是对外部环境缺乏信任的缘故。)

    3)铁丝娃娃+奶瓶 VS 绒布娃娃的实验。绒布娃娃胜出。孩子更需要的是温暖的怀抱。

    4)闻到妈妈的气息,就会感到安静踏实。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只要回到外公外婆家,闻着家里的味道,我的心就安宁下来了,不再担心,不再防御外部可能的威胁。这样一个安宁的地方,随着外公外婆的去世,已经不复存在了。闻到妈妈的气息,有亲切感,但内心的安宁程度是达不到外公外婆家的。希望以后我可以做孩子内心宁静的港湾,未来孩子的孩子,也能在我这,获得内心的安宁。

    5)妈妈唱的摇篮曲。即使长大后,只要再听到这首歌,内心深处都会有股暖意,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踏实感。摇篮曲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是妈妈亲切平缓的声音、轻轻拍着节拍的手和那浓浓的爱意。家长不要只是放放MP3里的摇篮曲,那里面没有妈妈的爱和气息。

    6)檀童十训,妈妈和孩子的游戏。可以参考。

    7)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同孩子的感受,多鼓励孩子。P30-37全文引用如下:

     

    一、妈妈要多鼓励孩子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现在的处境有多难,妈妈是永远相信我、会给我拥抱的那个人。孩子是沐浴在父母的爱之中长大的。父母的爱通过动作和语言来表达。我们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和波动,既可以变成一把刀给心灵带来伤害,也可以像雨水一样给心灵以滋润。

    “不是告诉你,别跟别人打架吗!”

    “如果我数到十,你还不能把玩具收好,我就把它们都扔了。”

    “谁能喜欢你这样的小孩啊?”

    “你怎么那副德行?”

    “这件事做完之前别想出去!”

    意外的是,去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并与他们沟通的父母井不多。对于孩子的行为或者语言,他们第一时间总是训斥或者和其他亲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较,让孩子觉得自己总是技不如人。而且,做父母的经常在责备孩子的时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全都翻出来说一遍,结果,孩子的自尊心丧失殆尽。

    在无休止的批评和责备声中长大的孩子会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反之,从小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受人尊敬的人。这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把孩子当作宝贝,表扬他,称赞他,那么他自己也会下意识地向好的方向努力发展。

    妈妈需要永远跟孩子同一阵线,支持他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现在的处境有多难,妈妈水远是相信他们、会给他们拥抱的那个人。小孩子就没有压力了吗?本来妈妈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突然多出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威胁到自已地位的时候;第一次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突然有事把自己放到家里出门的时候; 需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件玩具的时候;对大人发脾气的时候……以上种种都会让小孩子感到人生无助彷徨。每当这样辛苦、厌烦的时候,大人的一句话就可以使 他们获得勇气和自信。

    “嗯,没关系的。”

    “你的心情妈妈都理解。”

    “妈妈现在有点儿忙,等一下就去帮你。”

    “做得非常好,再来一次。”

    多找一些可以给孩子带来激励和勇气的话,争取每天都对孩子说几句吧。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孩子的表情变得不同了。比如下面几句话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是不是很不一样呢?

    “不要这样做!”换成“这样做怎么样?”

    “不可以!”换成“你这样做妈妈会担心的。”

    “别跑了!”换成“走路怎么样?”

    “别吵了!”换成“像小蚂蚁一样轻轻地说话吧!

    生活中有很多话都可以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其中最好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你”,我们要教导孩子多说“谢谢”。可说实在的.我们做父母的总是觉得对孩子说“谢谢”很别扭,甚至没有必要说。那么现在从小事开始对孩子说“谢谢”吧。慢慢地孩子会认为“我对妈妈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给妈妈带来帮助,我能让妈妈快乐”。用语言表达爱的同时最好能配合表达爱的表情和动作。小孩子对妈妈的表情很敏感,随时都会观察你的表情和动作。所以,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真心对待他们。刚开始时可能会有些别扭,但很快就会适应。一定要牢记妈妈说出的每一句爱的话语都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二、倾听孩子的心声

    对孩子所说的话给予真挚、温暖的回应可以使他们增强自信。

    辛智是一个害羞、话少、不轻易吐露内心想法的孩子。有一天他踌躇了很久之后来到我旁边,一副满脸郁闷的样子悄悄地跟我说:“老师,小朋友把积木拿走了……”听他意思是,别的小朋友招呼也不打,就把他正在玩的积木拿走了。听完辛智的话,我抚摸着他的后背说:“我们辛智觉得很郁闷,所以才来找老师了啊。”从这之后,辛智大大小小的事都愿意跑过来不厌其烦地说给我听。偶然间我听到辛智对朋友说:“不管我说什么,老师都会听我说。”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也是 一副欣喜的表情。入园一个多月都听不到辛智说一句话,可自从那次我认真倾听并且对他说的话做出反应之后,辛智在儿童之家的生活变得开心积极,和小朋友之间 的相处也变得融洽了。

     

    三、认同孩子的感受

    不久前,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杀入理由出乎意料的简单:“从小的时候,妈妈就只听得进妹妹的话,只关心妹妹在想什么,而对我说的话充耳不闻,只知道责怪我。”虽然这只是一个极端案例,但足以表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他们的人生有多么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孩子也一样。爸爸妈妈是最接近孩子、最支持孩子的人,只有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肯定,才能为孩子的自尊心奠定基础。全心全意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感受到“我是珍贵的,我是大家的宝贝”。

    “妈妈,今天在幼儿园,玄载把我的彩纸撕坏了。”

    “嗯,难过郁闷了吧?”

    认真倾听孩子的 心声,并给予他们温暖的回应,会让孩子增强自信。不过在倾听时,需要注意妈妈说话的时长最好不要超过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就是表达一下心情,如果妈妈说得太多,有可能使他们感到不快,好像在接受教育一样,渐渐地孩子就不喜欢跟妈妈表达心声了。还有就是听的同时还要给予回应,这个回应一定要适时、适当。

    “今天我在外面跟恩乔玩过家家了”

    “嗯,怎么样呢?”

    “我当妈妈,恩乔当宝宝”

    “哦,是这样啊。”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自己说了半天对方毫无反应或者反应不冷不热的话,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孩子也是一样,对于他们的话妈妈总是给予“嗯”“是”“当然”的肯定或者点头回应的话,郡么孩子会越说越来劲。还有一点需要大家记住,就是重复孩子的话。

    “今天走路摔了一跤,腿可疼了。”

    “是吗,腿一定很疼啊。”

    “还有,我跟熙俊打了架,心情很不好。”

    “跟熙俊打架了吗?心情肯定不好了。”

    妈妈可能会觉得这么重复孩子的话没什么意义,但是这可以使孩子感觉到妈妈很理解他的心情。不过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也有大人做不好,例如下面的对话:

    “今天走路摔了一跤,腿可疼了”

    “谁让你走路不看前面,摔了吧?”

    “还有,我跟熙俊打了一架,心情很不好。”

    “那以后别再跟小朋友打架了。”

    其实孩子早就知道这些答案,知道以后走路要看前面,知道以后不再跟小朋友打架,他们只不过想表达一下自己郁闷的心情,希望得到妈妈的理解罢了。这个时候,妈 妈只需要表示出“我充分理解你”,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说一些责备或者教训的话。如果哪天孩子从幼儿园或者儿童之家回来之后,突然变得不像以前那么爱说话, 问都不回答的话,原因大概就是这之前的某一天,孩子在讲述某件事的时候,父母给出的反应好像在追问责备他“为什么这样”。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不愿再跟父母讲述自己的生活。反观自身,大人也不愿意和这样的朋友聊天吧?所以,倾听孩子讲述的同时,适时地给出“嗯”“是啊”这样的反应吧。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喜欢分享自己的故事,成为一个可爱的小话匣子。

     

    8)如何对待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过:“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纠正他的缺点,而是要发掘他的优点和美德,使孩子本身具有的积极特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如果经常发掘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你会渐渐发现原来的那些缺点自然而然地消失不见了。

    9)表扬的方法。家长要降低期望值,否则会发现找不到表扬的内容。孩子十次只有一次做成功,请表扬那一次,以后可能就十次都成功了。内心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容易心理压力过大,家长在没做好的时候,也可以表扬:“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比起批评,表扬更容易让人改变了。

    10)面对撒娇。用撒娇来确认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样的撒娇,父母应该给予满足,以避免心理伤害。比如:生了二胎后,为了确认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本来自己吃饭的,要父母喂了,等等。这时,家长应该回应说:“好的,我先喂你再喂弟弟妹妹。”孩子就会高兴了,甚至可能会说“那妈妈先喂弟弟妹妹吧,下次我会自己吃饭的。”因为孩子只是想确认一下,父母是否还关爱自己,确认之后,就安心了。但是,如果孩子是为了掩饰错误而进行的撒娇,则要坚决予以拒绝。比如:扔了东西在地上,却让父母去捡。

    11)对孩子心灵无心的伤害。有时脱口而出的指责,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抹不去的伤痕。批评前要想想,是否必须要批评这件事,要防止只是想用家长的标准来判断和驯服孩子。

    12)即使上了幼儿园,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还是父母,而不是老师。

     

     

    2、玩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玩耍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带孩子出去吧,公园和树林,自然的环境,能触发他们感觉的发展。

    2)幼儿时期不要过多传授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好好玩,自己玩,和小朋友们玩。

    3)孩子应该更多地体会感官感受,而不是各种视频。被动地接收大量信息,却理解跟不上,没什么帮助,反而会影响成长。感官感受就是看、听、摸、尝、闻。凉爽的风、地上的土、石头、昆虫、动物和植物都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老师,我觉得树林中大树之间吹来的风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4)孩子在玩她自己真正的游戏的时候,会爆发出惊人的专注力。现成的玩具,可能很快就会觉得没劲,都是设定好的程序。而当没有玩具的时候,孩子就会自己创造玩具,往往玩得很嗨,因为创造,就有无限可能。这也许就是手机游戏《我的世界》让人着迷的地方吧。

    5)游戏就是孩子的“食物”。家长也要注意喂食这类食物哦。

    6)画画。幼儿的画画,率性而画即可。如果孩子想在画画上有所精进的话,也可以教以画技。但是灵性这个东西,我个人认为,教是教不来的,要看孩子自己的造化。

    7)自然的游戏。摘录如下:

     

    拍元宝

    和孩子一起用各种废纸叠成一个正方形纸包吧。在不断重复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会得到一套自己的折纸方法。石头剪刀布之后,输的一方把纸包放在地上,然后赢的一方把自己的纸包使劲往下砸,如果能让地上的纸包翻过来就获胜了。邢些向下砸纸包时力气不足的孩子在游戏之前可以先把彩纸放在地上当成纸包来进行练习。为了能让纸包顺利翻过来,向下砸的姿势和位置很重要,所以通过反复游戏,孩子可以轻松领悟到调节姿势和力量的方法。

     

    拨木棍

    堆一个小沙堆,中间插上一根小木棍。然后通过石头剪刀布确定顺序,按照顺序开始从沙堆剥离沙子。最后,谁把小木棍弄倒了谁就输了。通过多次游戏,孩子可以掌握不让小木棍倒下的要领。玩熟练之后还可以让游戏升级,插上2根或者3根小木棍。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对体积和数量的概念,还可以培养手眼协调力、专注力、忍耐力和平衡感。

     

    拔草

    找一些细长的小草,然后两个人每人拿一根,再将两根小草交叉之后同时拉向自己,谁的先断开谁就输了。如果能给赢的一方的脸上贴小贴纸,孩子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拔下过多的小草,够玩就可以了,还要注意不要找邢些太高太结实的小草,以防划伤手指。

     

    小石头游戏

    树林里小石头到处可见,我们可以用小石头摆成树枝、树叶、花等各种形状。把小石头摆成长长的一滴就是火车轨道,或者还可以把小石头垒起来搭成一座塔。孩子玩到兴起时还会给你讲述他们建造的小石头“世界”的故事。游戏结束时别忘了把小石头放回原来的地方哦。

     

    树林中的生日宴会

    把一直在家举行的生日宴会放到树林里举行一次吧!这会成为孩子一生中一次特殊的回忆。用树林里面的花和草做一个花冠,然后用泥土做一个蛋糕,蛋糕上面还可以摆放一些草或者花瓣还有小石头。蛋糕完成后,父母给孩子戴上花冠,再读一封生日信。生日信提前写好的话当然好,万一没有准备,郅么就在现场捡一片大的树叶当作贺卡,即兴说一些生日祝词,这也会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这个时候再给孩子讲一些他们婴幼儿时期的小故事,孩子一定会侧耳倾听,心情愉快的。

     

    找昆虫

    和孩子一起在树林里找一找在书中见过的昆虫吧。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对昆虫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有所了解。如果父母能和孩子一起学昆虫走路的样子的话,孩子一定很开心。孩子第一次见到昆虫时可能会害怕,也可能在看到昆虫靠近自己时一脚把它们踩死,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时间去熟悉昆虫。以便让孩子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寻找大自然的色彩

    除了我们知道的颜色,树林中还隐藏着很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颜色。和孩子一起寻找树林中隐藏的各种颜色吧。我们还可以利用在树林中找到的各种东西来调出颜料画画,用石头把花瓣和树叶捣烂放到杯子里,再加上水就成了“自然颜料”。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毛笔和画纸,一边画画一边通过颜料的干燥过程来观察颜料从鲜艳到混浊的变化,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8)思维在发呆时成长。提高思维能力,不仅仅需要博览群书,还要给大脑一定的冥想时间。除了专门的冥想外,去公园里、树林里走走,听听雨打林叶声,也能使内心宁静,思维活跃。

    9)做家务也是玩。孩子通过模仿家长做家务,获得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加强了家庭的亲密性。

    10)种些蔬菜水果也是玩。孩子既可以学到一些农作知识,又是在感知自然。多么美妙的事啊!希望家长们不要因为会把阳台弄得到处是土、身上弄脏,而予以禁止。

     

     

    3、如何让孩子吃得健康。

    1)吃天然食物,加工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加工的食物添加剂太多,对身体有伤害。

    2)吃时令食物,反季节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比如:夏季寒性的食物,在冬天吃,就会对身体有伤害。

    3)尽量吃有机食物,洒农药的食物尽量少吃。这个要做到,很难。除非自己有块地,自己种植。尽量吧。

    4)荤素搭配,一口肉,四口菜。每周可以设定一个素食日。

     

    4、成为父母的意义。

    1)父母的争执吵架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妈妈,就算爸爸要跟你吵架,你不理他不行叫?我现在上课的时候总是在想你们,根本学不进去。如果你们吵完架互相都不说话,我就算出去跟朋友玩也不开心。”

    2)父母在育儿时很辛苦,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偶尔可以奖励一下自己,操之在我。

    3)父母要既爱也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妈妈,现在想想,在我很辛苦的青春期好你是爸爸一直在旁边抓苦我。和明文在外面玩到比较晚的时候我就会想‘爸爸现在一定还没睡,在客厅等着我呢’,这样就再也玩不下去了。虽然有促多次也很反感爸爸对我的干涉,但现在想起来,我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爸爸学习,我知道了作为子女要履行自己的义务,作为男人要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对我来说,爸爸就是我的人生导师。”

    4)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挑剔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对挑剔的父母,性格平和的孩子背后也往往是一对态度宽容的父母。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树立这样的婚姻观:“以后找老公就找爸爸这样的。”而不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产生:“以后我绝不会和那样的人结婚。”或者“我不想结婚。”虽然以前自己也读到过类似的文字,可是当今天自己有了孩子,再读这样的文字,自己就比较惊心了。

    5)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

    6)让节俭成为孩子的习惯。对一件商品的欲望,更多的是受外部影响,而不是发自内心。俭以养德。

     

  • 识人之法

     

    1、识人是个复杂的事。

    因为你的依据是表象。收集的表象未必准确全面,也未必是真。古人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因为对象是变化的,你不知道以后他会怎样。白居易诗云: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2、识人还是有些方法的。

    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虽然多变,但一些本质上的东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有所了解,以作参考。以下为搜罗的一些识人之法:

     

    李悝《识人五面》

    1、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2、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

    3、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

    4、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5、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从这五个方面去识别一个人,大体上就差不多了。因为世上无完人,因此用人者需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人选。

     

  • 《学前教育早知道》读书笔记

     

    家长方面

    1、爱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等六条。

    2、写育女日记。

    3、别让孩子成为家长的面子工程,如:背诗等。

    4、让孩子独立做事就是教她成长。

    5、发掘孩子的天分。

    6、3-5岁,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7、设立家庭读书时间、上课时间等。

     

    孩子方面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事:小兔子对着大山喊。

    2、我自己来。故事:巧巧兔。

    3、这是我自己的床。家长要买张专门的小床。

    4、我做我自己的事。外公外婆做家务,爸爸妈妈上班,宝宝上学。

    5、画画。给出画画的空间和工具,如:画板、画笔、纸。

    6、数学。可以在平时生活中,用孩子看得到物体,来教数的概念。

    7、读书。看书之前多看图。

    1)教发音,教说话。

    2)故事讲得身临其境。

    3)仔细观察图画中的细节。

    4)发问,帮助孩子理清思路。

    5)给出语境,让孩子表演故事。

    6)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评价人物。

    7)扩展故事情节。

    8)和孩子一起画连环画。

    8、识字。原则是:怎么有效,怎么来。

    蒙台梭利: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理解。

    9、玩具。不是只有商店里的才是玩具,任何通过它可以教导孩子知识和道理的工具,都是玩具。

    10、每天让孩子一个人待会儿。

    11、让孩子独立做一些事。

    12、孩子要睡好。

    13、钢琴。不能仅仅靠兴趣。家里不买琴,每次去老师那才能弹,宁可弹的时间少些,这样才会珍惜机会。

    14、双语。提早进行外语教育是好的。但要注意,如果出现思维混乱等现象,要立刻停止。

    15、兴趣班。以孩子兴趣为主。

    16、作业。从一开始,就要让孩子独立做题。

    17、看电视。

    1)陪孩子看少儿节目,而不是孩子陪家长看成人片。

    2)控制时间。

    3)利用电视节目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