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思考

  • 使用效率工具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猛得一看标题,觉得是句废话,但扪心想想,还是觉得有必要写一下:

    我们的工作状态,受到心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会呈现出起起伏伏的状态。那么如何能够保持一定的节奏和状态呢?就像罗辑思维说的,像鲨鱼一样一直保持移动的一种状态。

    除了个人的内心修行之外,我觉得,使用效率工具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比如:日事清。把工作按轻重缓急分类放好,并且放到日程上的具体哪一天。每天打开,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再用excel做一张工作推进表,把所有的工作分类列好,现在做到哪一步了,下一步目标要做到什么地方,备注中注明这个环节要盯哪位。把这些都进行清晰地表述好,然后逐一推进、落实。

    如此,工作就会保持在一定的效率水平上,即使受到自身情绪和体能的波动。

     

  • 绿色公民义务植树证

     

    携程上的积分提醒要过期了,兑换的栏目里有一项《绿色公民义务植树证》电子证书,只需800积分/一棵树苗。搜索了解了一下,证书是中国绿化基金会颁发的,也算是官方的正规组织了。

    于是乎,把积分兑换了,也算是为绿色地球做了一丝贡献。

     

  • 《驴得水》观后感

     

    一曼,她是在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约束,没有压抑。对性生活,她是持比较开放的态度的,她并不属于某个男人,她就是她自己,她愿意和谁上床就和谁上床,她是自己的主人,她完全决定着她自己每一刻的行为。

    因为不容于世俗,她从城市流浪到了三民小学。

    环境的因素,她选择了魁山老师,可是,时间久了,魁山老师爱上了她,一旦爱了,就产生了排他性。所以,当他听说一曼老师要睡服铜匠时,他急了;可是当他在窗外,听到一曼老师在和铜匠的运动中发出欢愉的声音时,他的心被狠狠地扎伤了。以致后来的怒骂,以使自己受伤的自尊得到一些宽慰。可是,怒骂也伤害了一曼老师的心。

    适逢机缘,一曼老师和铜匠春风一度。铜匠的心被吹开了,爱上了一曼,想要和她在一起,可是表白后,却遭到一曼老师违心侮辱性的拒绝(其实只是想让他忘了自己)。但铜匠的自尊被扎狠了,以致后来的报复。

    其实,一曼老师又何尝想伤害谁,她只是一朵在空中飘舞的花朵,飞到这边,和这边好好,飞到那边,又和那边好好。她只是一个飘舞的精灵。就好像小龙女不明白,为什么姑姑就不能嫁给杨过。一曼其实也不理解,为什么性不是一个女人的自由。

     

    三民小学,一封电报要一个月后收到,可见地址之偏僻。可是即使这样偏远的地方,也少不了教育部的管束。需要农村教育家的时候,教育部立刻找到了这个学校,并且对每一位老师的情况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可见管理之严密,没有哪里是不在监管范围内的。这让我想起了那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铁男,一个最仗义直言、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东北汉子,在警察和枪支面前,立刻成了低眉软弱的顺民。当警察要强奸一曼的时候,他只是蜷缩在角落里。当孙佳要揭发内幕时,他跳起说,在枪和强权面前,要保持良顺,不过可以寻求另一种反抗方式。可见,要成长为一位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人物,是不容易的。初生牛犊不畏虎,百折不饶才是钢。

    孙校长为实现自己的教育梦,带领着几位老师,坚持教育在边远的农村。打个水要走20多里山路,洗把脸,都是一种幸福。大家每月领300法币微薄的工资。条件真是很差了。为了改善生活,更好地坚持在这个偏僻的山村,他虚报了一位吕得水老师。每个月多出来的一份工资,也只够每人满足一个小小的愿望。即使这样,孙校长还发脾气,说这钱是专款专用的,四位老师也一直在喊口号“团结,乐观,奋斗”。应该说虽然艰苦,还很有精神。客观地说,孙校长应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农村教育家了。讽刺地是,最后这一头衔居然给了冒名顶替的铜匠。

    特派员,不学无术,成语乱用,把铜匠的方言听成英语;贪污腐化,10万拨款私扣7万;强权压制,老是说理解知识分子的脾气,最后直接用枪来统一思想。

    铜匠,给钱扮老师,他扮了。睡服拍照片,他睡了。给他教育的机会,他学习得很认真。给了权,他立刻抢了魁山老师的貂衣,像个暴发的地主老财,要辞退一曼老师——报复。后来又扮死人,美国人说能带出国,他又活了。要和孙佳结婚,他也毫不犹豫地结了。这是一个完全由利益驱动的人。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的人很多。修身对这种人是一种毒害,使得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大大下降。

     

    片中那么宁静甜美的地方,还那么偏远,那么人迹罕见,可是,还少不了管制,少不了人性。

    本片值得一看。

     

  • 《锦绣未央》观后感

     

    1、这类片子的女主,都是女性观众心中理想的化身。

    李未央,出身公主,美貌自是不必说的,一出场就会引动大魏第一美女的反应。智慧,能够改良救灾之策,比过满朝大臣(他们也是十年寒窗饱读诗书的,这么多人居然都没读过某朝某人的救灾之策?)。创造力,能够想出超出当时科技水平的方法,帮助大军守住城池。爱情,能两次得到英俊善良的皇子挺身而救,继而爱得坚如磐石,至死不悔。甚至连反面皇子也深深地爱着她。最后登上后位,乃至太后临朝称制。

    这里有着无数女性观众心中的梦。

     

    2、片中的反面人物,都不算太坏,做的“坏事”也都有一个良好的动机。属于一个比较好看的糖水片,特别是还有一个相对完满的大结局。

    叱云柔: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够当上皇后。

    叱云南:是为了宏图大展。

    李长乐:是为了得到拓跋俊的爱。

    李常茹:是为了得到拓跋余的爱。

    拓跋余:是为了得到权力,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3、片子的主线,都是走得情感路线。

    谁对谁好,谁对谁坏,都在讲人的情感,而这些都是大多数女性观众喜闻乐见的,充当起现代版的张家长李家短的八卦话题。而很大一部分男性观众,不喜欢看这类片子的原因,估计也在此。男性比较喜欢看讲谋略的、讲英雄的,比如《三国演义》、各类军事片这些等等。婆婆妈妈地这些,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虽然片中也讲到政治军事斗争,但都拍得过于女性化了。

     

     

  • 什么时候需要理性,什么时候不需要

     

    什么时候不需要理性(和人沟通时)

    别人生气的时候不讲大道理,

    也不要在别人高兴的时候发扬理性。

     

    用心去理解别人,

    而不仅仅是换位思考。

     

    什么时候需要理性(和物沟通时)

    理清思路时

    学习知识时

    教导知识时

     

  • 《这个杀手不太冷》观后感

     

    1、片中的警察就像个披着警服的罪犯,贩毒、杀人,连4岁的小孩都要杀;相反,leon虽是个杀手,可秉承着行规,不杀妇女和儿童,马婷娜还在一次任务中,烧掉毒品,为了不让它害人。

     

    2、leon在没有遇到马婷娜前,就像那盆植物,没有根,孤零零地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生活有了爱之后,明显有了色彩,生动了许多。最后,为了救马婷娜,勇闯警察局,被围后,又救出马婷娜,自己和坏警察同归于尽。生命最后的时候,虽然悲惨,但充满了生机。他虽然死了,却永远活在了马婷娜的心中,之前的他虽然活着,却好像行尸走肉一样。

     

    3、植物只有种在地里,才会生根。人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舞台,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 《海豚湾》观后感

     

    海豚是有意识的生命。它们不堪被囚禁在公园里,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片中谈到,海洋世界里的海豚需要服食治疗胃溃疡的药。我们知道胃溃疡主要是由压力造成的。在海洋里,它们每小时就能游出40公里,真是海阔凭鱼跃,多么自由自在。而在海洋世界里,紧张的表演、嘈杂的人群、局促的空间,都造成了海豚的压力,甚至于理查德训练的一头海豚在他的臂弯里,选择了自杀。海豚的呼吸是有意识的,这头海豚屏住了呼吸,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那一刻,理查德被深深触动了。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不应该因为自身的先进,就囚禁奴役灭杀别的物种。

     

    海豚是我们的朋友。无论是本片中,还是其他报道,我们都听说过海豚救人的事迹。相比其它物种,海豚对人类很友好,非但不会带来伤害,还主动帮助。对于这样一个物种,如果人类还要进行大量捕杀的话,就有些恩将仇报的意思了。

     

    海豚不适于作食物。片中谈到,因为环境的污染,海豚肉中汞含量的严重超标,根本不能用作食物。如果人类还要以此为食的话,就是自绝健康和生命。

     

    其它的肉类食物呢?同样的,鸡猪牛羊,它们有没有感受到压力?有没有用药?帮助过人类吗?肉中的污染物是否超标?没有相关的数据来证实。

     

    我们怎么办?尽量少吃动物肉,多从植物中摄取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

     

    1、振泰:一切为了家人。

    在家努力工作,供养弟弟上学,照顾母亲和未婚妻。

    征兵列车上,为救弟弟,与征兵兵士大打出手。

    前线,为换回弟弟复员,拼命战斗,获取勋章。

    为救英顺,劫持行刑人员。

    误认弟弟被南军烧死,愤而投靠北军,努力报仇。

    得知弟弟未死,为掩护弟弟撤退,转而攻击北军,最后死了。

    点评:振泰的心中,充满了他的家庭,他的妈妈、弟弟和未婚妻。跟街上狂热的学生军相比,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民众,只关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在不由自主卷入战争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在乎站在哪一方,只要能保护家人,他就站在哪一方。

     

    2、振石:

    在家时肩负家庭希望,努力学习。

    被征兵时,既不反对,也不积极,就是一个闷头读书的学生。

    到了战场,坚决反对哥哥主动去战斗,他只希望哥俩都能活着。

    俘获误入北军的邻居时,予以坚决保护,并不认为是敌人。

    严厉斥责哥哥为了勋章,而带来的战友牺牲,为此,拒绝利用勋章复员的机会。

    得知哥哥加入北军,不顾危险,也要带出哥哥。50年后,接回哥哥骸骨。

    点评:振石不仅爱着自己的家人,也爱着自己的邻居和战友。大家一起活着,好好生活,才是他的理想。

     

    3、英顺:

    艰苦地操持着家庭,为了能换来一些粮食,参加一些集会。

    点评:这是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为了生存,无所顾忌。只要有粮食有救济就可以,根本不考虑参加的是什么,会有什么后果,最终糊里糊涂地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该片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追求和平的,希望人们能够一起好好生活。

     

  • 《寒战1-2》观后感

     

    李文彬

    一线出来的,实战经验丰富,破案人脉广泛,其自称前警务处长都羡慕他的人脉,这是他骄傲的资本。对不能扶正,内心是有不甘的。特别是文职出身的刘杰辉,在他看来,是没有自己够格上位的。这些都很正常。

    但剧中我们也发现,李本身是有一些问题的:其一,保安局长提供的资料暗示,李是存在问题的;其二,李参与洗白一些人员身份;其三,寒战1结局时,李对儿子的行为有疑点。

    当诱供出儿子组织策划了行动后,我们换位思考,作为父亲,你会怎么办?把枪给他,让他多一条意图袭警、杀人灭口的罪行,并且肯定未遂,还要被狙击手打一枪,如果不巧打死了怎么办?而这么做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要对儿子死心,从而大义灭亲。这个在情理上是说不通的。

    另外,我们要区别李文彬和蔡元祺:一来李刚刚才参与进蔡的核心圈,二来李事后才知蔡召回了当年洗白人员,
    三来李和儿子分别时,密嘱其要远离蔡这些人,四来蔡要先拉拢李的儿子,进而来拉拢李。这些都侧面说明了,当年洗白的事,李只是一个参与者,并且,李对蔡是有所保留的。

     

    劫持冲锋车的动机存疑

    1)片中说,动机是为了排掉刘,让李做处长。如果只有寒战1,勉强还是说得通的,但有了寒战2,就说不通了。我们换位思考,身为意图竞选特首的律政司长黎永廉,控制了警队信息系统这个秘密武器,他会冒着暴露这张王牌的风险,只是去争一个警务处长乃至保安局长吗?附:香港政府组织结构图

    2)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原本刘李相争,大家都没有可胜之处。现在李家俊劫持冲锋车,先将自己处于犯法的位置,给了对方能够彻底击溃自己的弱点。这么高的智商,这么多的资源,就想不出一个安全些的计划?

     

    其他

    寒战1:还只是警匪片

    寒战2:牵扯到了政治

     

    宣扬精神:法治,而不是人治

    宣扬理想:香港——亚洲最安全城市

     

    批评对象:阴谋诡计的政治家及其警队爪牙

    赞扬对象:坚持法治精神的警队精英

     

    非常时期使用非常手段

    蔡元祺:启用当年保下的“死士”;

    刘杰辉:召用警队系统外廉政公署的精英;

     

    剧情猜测:一定还有寒战3,很多人物还没有交代。比如:黎永廉圈子里的人。

     

    客串大佬:1刘德华 2周润发

     

  • 如何控制体重?

     

    1、体重指标BMI

    BMI=体重kg÷(身高m * 身高m)

    eg. 70kg÷(1.75×1.75)=22.86

    成人的BMI数值: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3.9

    过重:24-27.9

    肥胖:高于28

    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2、体重增加的基本原理

    1)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特别是前两者;

    2)当吃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能量就会储存在体内;

    3)70kg的男性,体内只能储存400g碳水化合物,其余均以脂肪形式储存;

    4)多吃4000千卡能量=500g脂肪。

     

    3、控制体重的对策

    1)少吃,并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2)食物的热量要低,如:蔬菜水果类;

    3)增加能量消耗,如:有氧运动。

     

    4、其他

    1)1g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提供4千卡能量,1g脂肪提供9千卡能量;

    2)有的人吃很多也不长胖,要么是因为基本代谢率BMR高,要么是因为肠胃吸收障碍。